宽带电机与变频电机的区别
[编者注]
随着时间的脚步,2021年将融入历史的长河。在这注定不平凡的一年,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实施黄河治理重大国家战略,开启了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的新征程。即日起,济南报业时代传媒工作室推出“奔跑的济南走在前面”系列报道,在回顾中汇聚进步的力量,激励全市上下在新时代努力前行。
新旧动能转换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提出的“三个率先”重要指示要求,特别是“在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能力上先行”要求的有力抓手。1月5日至6日,济南新旧动能转换“五年突破”重点项目现场观摩活动举行,7个新旧动能转换项目亮相济南。检查人员一路走、看、听、评,现场感受到蓬勃的新动能发展活力。
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与重大发展机遇并存。谁能更早起步,更善于创新,发展更快,谁就更有资格占得先机,赢得优势。从观察情况看,一大批技术顶尖、潜力巨大、面向未来的项目已经在济南落地生根。这里的产业发展结构不断优化,新动能加速增长的生态已经形成。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如何“走在前面”?“五年突破”的密码是什么?通过观察的项目可以略知一二。
如何抓住机遇?瞄准高端前沿,持续发力
动能转换切不可“观望”。只有瞄准高端前沿产业,精准发力,持续发力,才能抓住机遇,实现“弯道超车”,甚至“变道变向”。
新能源汽车电源芯片产业化是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的核心领域之一。如果有一个项目可以解决汽车芯片资源短缺的问题,会做吗?操!
比亚迪的半导体项目是济南的优势和机遇吸引的高端项目。该项目主要从事车规级功率半导体芯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规划年产能36万片。是山东首条突破车规领域垂直产业链,完全实现8英寸功率半导体晶圆国产化的制造生产线。项目建成后,不仅可以充分利用济南丰富的上下游产业资源,还有助于解决新能源汽车动力芯片资源短缺的问题。同时,也有利于拉动济南本地半导体相关供应企业形成集群和服务,助推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发展。
电磁驱动?先听听高大上的项目。不仅如此,该项目应用广泛,也是济南提升科技创新水平的标志性工程。
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城先进电磁驱动技术与装备项目,致力于建设国家先进电磁驱动技术创新基地。其中,最高运行速度1000 km/h的超高速磁悬浮试验系统是世界首个电磁驱动地面超高速科研实验装置,拥有高速大推力直线电机、100 MW宽带变频电源等五大关键核心技术。如今,已有15家“中科系”研究所落地济南。济南科技城将进一步统筹中科院经济合作项目。建成后将有力推动济南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成为全国领先的科技创新高地和新兴产业策源地。
医药是朝阳产业,也是关系人民生命健康的新动能。自然,这样的产业应该得到大力支持。如今,济南的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规模已经达到2000亿。
此次观摩的齐鲁制药3400单位真核原液车间建设项目,总投资7.1亿元,主要包括两条2×6000L单克隆抗体生产线和两条3×6000L生产线。该产品主要用于治疗结直肠癌、胃癌、肺癌等。项目工艺技术国内领先,采用智能制药设备和检验仪器,实现生产系统全过程智能化、数字化跟踪。
半导体芯片、电磁驱动设备、生物相似药物生产线...这些行业顶级项目的集中,显示了济南追求高端、前沿产业的雄心。
实体如何变强?坚持工业强市
再顶尖的技术,也要转化成真正的产业,这样的高质量发展才是健康可持续的。
济南认同工业强市原则,坚定不移发展工业不放松,在全市树立了聚焦工业、狠抓工业的鲜明导向,使工业压舱石成为实体经济的“硬核”,工业经济三年实现历史性跨越。
汽车工业是工业经济的“试金石”。中国重汽是济南工业发展的“真金”。
中国重汽智能网联观察重卡项目总投资87亿元,研发的新能源智能网联卡车采用“互联网+”模式,全面继承全球首创L4无人驾驶技术,实现主动安全“零伤亡、零侧翻”,节能降耗15%以上,智能自动控制。是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能源智能卡车,走在行业前列。该项目实现了智能制造和数字化工厂的最佳结合。焊接车间是国内商用车行业第一家“黑灯厂”。通过矩阵式布局设计,实现了新黄河、豪沃平台车型的“柔性化”生产。
中国与德国有着悠久的工业合作传统,费斯托项目是这一优良传统的最新代表。
festo全球生产中心(二期)项目,主要按照工业4.0的标准建设智能生产车间、自动化物流中心等核心区域,可实现年产气缸210万个、电动缸10万个、电磁阀430万个、气动板130万个。是德国费斯托集团在中国打造的智能制造基地和自动化物流系统。该生产中心由三个阶段组成,所有阶段都将成为费斯托集团全球最大、技术最先进的生产中心和物流基地。
济南深知自身的优势和潜力,把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数字经济作为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的主攻方向。以建设智能经济强市为牵引,推进制造业先进化、智能化、绿色化,“四大支柱”产业规模持续增长,先进制造业占制造业比重达到60%,在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城市中排名第15位。
新动能如何汇聚?打造高端载体筑巢引凤
新动能的发酵培养需要一个“温度适宜,理想空”的载体平台。从大载体平台来看,济南拥有新旧动能转换的起步区、中央商务区、国际医学科学中心、中科院济南科技城,承载着凤凰涅槃的希望。从微观上看,济南搭建了一系列促进产业升级的平台,肩负着培育独角兽和瞪羚的重任。
此次观摩的济南人工智能创新中心项目,是济南利用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和人工智能创新应用试验区优势,打造的人工智能企业创新创业大平台。目前,聚集了山东宋新工业软件研究院、联合半导体、全伦电子、富时智通、华为云联合创新中心等50余家知名企业,产业规模突破20亿元。其中,山东宋新工业软件研究院突破了多项关键共性技术,提供了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富智通推出全球首款体积最小的超高清8K硬件编码器。
1月6日,随着山东互联网中药(物资)交易中心的“开市”,全国跨省中药(物资)采购联盟首次联合挖矿工作正式启动。9个省,86个城市,9547家医疗机构,举报金额超过100亿元(截至1月6日12时)。该中心基于平台扎实的数字化能力,建立了“品控溯源、品质保障、数量谈判、交易结算、智慧药房”五大核心系统,解决了中药(材)流通环节的诸多行业痛点,实现了联盟省市中药(材)供应的“保质、升级、稳供”,将有效推动中药(材)种植、加工、服务全产业链的融合发展。
通过新旧动能转换,济南做大、做强、做优,在“2021年百强城市”中排名全国第15位,数字经济占比超过40%,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55.3%,真正转型为现代化“大都市”。
由此可见,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只要方式对,步伐快,能量足,就一定能“走在前面”!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